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回复: 0

[榆阳文旅文广] 以非遗庆新春 以文化颂时代——记榆林全国秧歌展演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9 12: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月13日至24日,全国秧歌展演活动在榆林古城“闹红火”,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黄土高原上尽显时代魅力。




“此次展演共有26项国家级非遗、5项省级非遗同台竞演。以前看秧歌看的是红火,现在看的是文化。”全国秧歌展演总导演张胜宝介绍,此次展演邀请了来自全国9个省(自治区)的35支秧歌队,近3000名非遗传承人和队员同台“献艺”。

榆林是今年全国“古城过大年”的5个古城之一,活动主题为“欢欢喜喜过大年”。全国秧歌展演是“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

当“中华战舞”广东英歌舞遇到“胜利腰鼓”横山老腰鼓,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当“东方芭蕾”安徽花鼓灯遇上陕北秧歌,又会迸发出怎样的活力?

秧歌“扭”火塞上榆林
一场全国秧歌展演,把塞上榆林“扭”火了,也把英歌舞和横山老腰鼓频频送上“热搜”。

广东潮汕英歌舞是一种融合了武术、戏剧等元素的民间广场舞蹈,以《水浒传》水泊梁山好汉营救卢俊义为故事背景。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对击,动作强健有力,气势威武、豪迈,被称为“中华战舞”。

“我们是一个民间团队,成员主要为上班族、学生。”汕尾市鸿正英歌舞团团长梁惠金告诉记者,自己深入各地“拜师学艺”,不断吸收其他派别英歌舞的表演技巧,让英歌舞更具观赏性。

英歌舞中的舞蛇源自闽南民系对蛇的崇拜。在这支队伍中,18岁的陈家辉是“舞蛇人”。

“我学舞蛇有五六年了,扮演的是关键人物时迁。”陈家辉说,雪后的榆林天气寒冷,自己和队友依然身穿布鞋和薄衣,只为将纯正的英歌舞献给陕北人民。

“英歌舞的训练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将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一如既往做好英歌舞的创新传承。”梁惠金告诉记者,此次自己也观看了横山老腰鼓表演,很受震撼。
“南英歌,北秧歌。”秧歌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其中,横山老腰鼓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变化多。

榆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文化名片”。2023年,经过10年创建,榆林成功升级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截至目前,榆林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项、省级66项、市级211项、县级565项。全市12个县(市、区)先后有4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小峰说。
展演带来浓浓年味
来自安徽省的花鼓灯秧歌是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被誉为“东方芭蕾”。

“花鼓灯秧歌既有南方的文化元素,也有北方粗犷豪放的表演内容。”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演员徐太乐告诉记者,该艺术团队员平均年龄20岁,他们对传统花鼓灯进行创新,使之成为越来越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安徽花鼓灯秧歌传承人更趋向年轻化,有哪些传承经验值得借鉴?

“我们在当地开设了很多非遗传习所,为颍上花鼓灯的传承培养了数千名少年爱好者、数百名专业传承者以及数百支广场舞队。”在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团长朱传奇看来,只有让非遗“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非遗的独特价值。

“全国的秧歌队都来了,这个年过得太红火了!”全国秧歌展演活动开展以来,75岁的榆林市民刘忠厚几乎天天来“报到”。

“本次邀请的广东英歌舞、安徽花鼓灯、山西稷山高跷走兽、黑龙江满族花棍秧歌舞、内蒙古赤峰蒙古族秧歌、河北昌黎地秧歌等13支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秧歌队均第一次来榆林‘献艺’。”张胜宝说。

连续10多天,一支支特色秧歌队切磋展示,让秧歌文化展现出独特魅力,让群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开展非遗工作的好经验,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非遗资源,加强非遗传承人梯队建设,全方位、多维度推动‘非遗+’发展,真正让非遗‘火’起来。”榆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崔红军说。

非遗焕发勃勃生机
“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榆林”。连日来,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这句在大屏幕上24小时滚动播放的标语,向全世界介绍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活力城市。

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为非遗项目带来了新机遇,也为民间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榆林市充分挖掘优秀非遗资源,通过“非遗+节庆”“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品牌”等形式强化非遗活态传承,成功打造“陕北榆林过大年”等文化旅游品牌节庆活动,充分展现“塞上明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春节期间,白天看秧歌展演,夜晚到老街看陕北民歌、陕北道情、榆林小曲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表演,成为榆林人的“春节套餐”。

一项项非遗项目崭露风采,在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陕西非遗和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秧歌展演现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非常热闹,陕西富平老庙老鼓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榆林市民刘巧梦说。

今年春节假期,榆林市累计接待游客255万人次,同比增长211.33%;实现旅游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141.97%。

“我们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年味十足的文化盛宴。同时,我们要把榆林打造成一个全国性非遗平台,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榆林市副市长杨扬说。


(来源:陕西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