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775|回复: 0

[吴堡] 记樊家圪坨村党支部**樊士增带领群众治山治水的事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6 18: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过**班    治好黄土山

——记党支部**樊士增带领群众治山治水的事迹  

        在黄河的中游,陕北高原的群山中,到处传颂着吴堡县岔上公社樊家圪坨大队治山治水的事迹。

清晨,一个身材不高的中年人,扛起镢头,向山上奔去。刚要上工的社员,望着他那沐浴在朝晖中的身影,赞叹地说:“象老**一样——是咱村里每天第一个起来上山的人。”这个人就是带领群众治山治水的樊家圪坨大队党支部樊士增。

(一)


        自从大队党支部老**樊士实逝世以后,樊士增就拉起了樊家圪坨这辆“上坡车”,步子越迈越大。他常说:“一想起**先烈,一想起为改变咱大队面貌死不歇心的老**,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原来,樊家圪坨这个地方,山大沟深,无雨干旱,遇雨就流失水土,十年九灾,每亩地一年只收几十斤粮食。樊士增从中学毕业后,曾经当过小学教员,一九五七年加入了中国**党,一九六二年主动地要求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他经常看到大队党支部**樊士实噙着小烟袋,蹲在山头上,望着周围的沟沟坳坳出神。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以后,樊士实在社员大会上讲大寨社员战天斗地的事迹,介绍先进单位保持水土的经验,又讲了樊家圪坨治山治水的前景:山,可以修成梯田夺高产;沟,可以打坝淤地造良田;坡,可以栽上枣树、苹果树,营造用材林。他说:“这样,就能保住水土,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减少了洪水带进黄河的泥沙。”樊士增听得入了迷,觉得这里的山山水水都装在这位老**的心里,很受感动。打这以后,樊士增就一个心眼扑到了治山治水上。

        一九六六年七月,西山上已经修起了二面多亩梯田,沟里的二十四座坝埝后边眼瞅着淤起了一片片平展的土地。这时候,老**樊士实病倒了。一天夜里下起瓢泼大雨,樊士增和社员们紧张地与洪水战斗了一夜。天亮了,他忽然发现坝上躺着个“泥人”,过去一看,是已经昏迷不醒的樊士实。大家立刻把他送到医院。从医院带回来的诊断书上写着:“肝癌后期。”

樊士实在临终的前几天,把樊士增和党支部的其他几个委员找到跟前,对他们说:“看样子,今年是个大丰收,这是听毛主席的话,学大寨的结果。你们要领着大家继续干下去,“宁肯挣死牛,不叫车退坡。”接着,他把自己关于治山治水的设想又详细地说了一遍。停了停,他望着战友们说:“我活着没有把西山治好,死了就把我埋在西山上吧!”大家再也禁不住悲痛,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樊士实逝世后,担任了大队党支部**的樊士增,踩着老**的脚印,把樊家圪坨的山山水水装在心里,带领群众朝气蓬勃地前进。

(二)


        常到樊家圪坨办事的干部都知道,白天在村里找不到樊士增,要找他就得上山,在山上,他干活是最猛的,总是累活重活抢在前。

        有一次修梯田,无论是挖土,还是拍埝帮,樊士增都把几个平时“不服劲”的小伙子甩到了后面。休息时候,他们把铁锨往起一靠,才发现樊士增今天用的铁锨,比别人使的铁锨大。原来,他特意托人从外地买来了一把大铁锨。大家逗笑地说:“你真想一锨铲平一座山啊!”樊士增正是以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不断加快治山治水的步伐。

一九七零年春天,毛主席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重新发表了。经过**传统教育,樊家圪坨的干部和群众,抓**促生产的热情更高,干劲更大,夺得了这一年农业生产的大丰收。秋收还没有结束,他们就打响了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的战斗,整整干了一冬一春。

        一天,  天刚蒙蒙亮,农田基建队长樊敬善就起来了。他看到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心里焦急,三步并作两步往山上赶,想看看今天还能不能上山干活。他老远就听到那里传出了“嘭嘭”的刨土声。走近一看,场地的积雪已经扫过,樊士增正干得满头大汗。樊敬善二话没说,把棉袄一甩,便也抡起了老镢头。社员们来到山上的时候,他俩已经干了好一会。北风卷着雪片,越刮越厉害,吹到脸上象刀子割似的。樊士增望着对风雪毫不示弱的情绪高涨的社员,看到有人手震裂了,鲜血染红镢把,还在不停地掏着冻土,十分感动。他大声地说:“**党员和干部站到迎风处干!女社员和体弱的社员到背风的地方去干。”接着,他第一个向风刮得最大的山顶走去。立刻,大风雪中出现了更加热气腾腾的劳动场面。天摸黑,大家才从山上下来。一丈量,这天修起的梯田经晴天修的还多。

(三)


        樊家圪坨的东山在一条十里长梁上。这条梁上除了樊家圪坨东山的农田,还分布着丁家圪坨、郭家山、崖窑上三个大队的部分土地。这几个大队在樊家圪坨的带动下,都先后在这条梁上开始了治山治水的战斗,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由于队与队之间有些交错分布的“插花地”,加上各队分别规划,分头治理,还有一些山坡没有修上梯田,影响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樊士增想,这样的长梁,最好是集中连片治理。他和社员一商量,大家都同意。于是,他提出了联合治山的建议。在公社的支持下,樊家圪坨大队和其他三个大队统一规划,采取“一对换,二合修,接界的地方不能丢”的办法,对十里长梁展开了分进合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削平了这条梁上的二十三个山峁,使两千一百亩梯田盘山过焉地连成了一片。经过这次集中连片的治理,樊家圪坨东山的梯田,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樊士增的带领下,樊家圪坨大队的社员不断地总结治山治水的经验,办法越来越巧,越来越切合实际,经过几年艰苦奋战,全大队已经修成“三田”(梯田、坝地、水地)九百多亩,打淤地坝三十二道,栽植枣树一百一十亩、苹果树五十五亩,还营造了几百亩用材林和水土保持林,种草三百亩,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粮食作物产量不断上升。枣树也早就大批结枣了。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