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9|回复: 0

什么是品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4 09: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品质更重要?-- 读书《“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想起卢梭的《爱弥尔》
  
  
   有朋友向我推荐励志图书《“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我说自己向来不在卓越网上购买快餐图书,原因有两点:
   1. 快餐图书,一般是二三天就可读完,对于喜欢看书的我,这就意味着要买更多的书,需要更多的钱。
   2. 快餐图书,可以带来一时快感与兴奋,但一星期后,你就会感觉什么也没有收获。
   为此,还写了一篇贴子“我为什么不给妈妈们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但当朋友把《“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放在我桌子上后,我还是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它--是一本快餐式的励志图书,但因为有别于一般的快餐书籍,因此想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不由已地想起两本书《爱弥尔》与《夏山学校》(这两本书,前者读过两遍,后者读过三遍)。 想起《爱弥尔》,是因为卢梭让爱弥尔在十四岁前主要是在心智方面得到锻炼,基本上不让爱弥尔学习书本知识,这让我在大学时第一次读这本书时非常迷惑--许多生理学家与教育学家不是认为人在十二岁的大脑是一个成长期,如果在这个期间没有智力训练就会影响一生。 尼尔的《夏山学校》更是提倡学校应该给学生一个更自由的空间,称“当学生想学习时他们就会学习,只要三年准备就一样可以考上大学”。
  
   读《“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这本书之所以让我想起这两本书来,就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的中主角让我感觉他就是卢梭培养的爱弥尔或是夏山学校的学生一般。
  
   于智博既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的主角也是书的作者,这也是与以往成名励志快餐书(孩子成名,父母写书)不一样的一点。快餐类的励志书籍有一个共性--虚假(这些书只告诉家长们那些成功吸引人的一面,而隐瞒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我一样也不敢断定《“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也是否如此,但我感觉作者于智博成功道路更易于学习(虽然他的成功也离不开他开明的家庭环境和富裕的家底)。
  
   我注意到了作者于智博的毅力非凡,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当然还有他的独立能力与责任感也很棒,这是他工作后成功的关键。我也一直把这三个方面做为自己今后办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品质。 当然并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并不重要,而且非常重要。我在读大学时读《爱弥尔》时,其实理解片面。 智慧与思考其实并非存在于真空,不仅存在于学校的学习生活,而且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刻、每一个事件中。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是毅力、独立、责任比智力对成功而言更为重要。 我最近因看了阿德勒的书,喜欢张口闭口说谈“溺爱”,于智博就是没有被溺爱的典型,因而他独立能力特强。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 中的“输”打了双引号,是想告诉我们,作者赢在了起跑线。这对于现在许多父母忙于早期智力开发,在各种辅导班中忙碌,是一种提醒。 人生是一场超长赛跑,不是靠一点技巧可以赢得,而是靠扎实的基本功,当然不是说“知识”不是基本功,而是现在太多的人忘记了“知识”之外的基本功---毅力、独立、责任。
  
  
   实际上家长们喜欢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籍,是因为我们都喜欢去寻找一门万能的照着做就可以复制成功的法宝(虽然不存在这样的法宝),《“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让人感到真诚的一点就是,它告诉读者,要想成功就得有毅力,受到不断的磨炼,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
  
  
   如果你讨厌看厚本的《爱弥尔》,可以借(快餐书几人共读一本更为经济)来一本《“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读一读,什么样的品质对一个人成功的更重要?
  
  ----
  
   **在这个主题之外,说点题外话,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DELL公司的演讲俱乐部用来锻炼人的胆量,感慨为什么学校没有这样的演讲俱乐部呢? 在学校成立这类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感觉是一种不错的主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