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早上好,一天之际在于晨,又是美好的一天!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2|回复: 0

[大柳塔发布] 西部农业强镇暨大柳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推进大会召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5 08: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柳塔发布 于 2025-3-15 08:33 编辑

1111.jpg

    3月14日,西部农业强镇建设暨大柳塔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推进大会在神东文体中心隆重召开。大柳塔镇党委书记王国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白正平出席大会并讲话。大柳塔镇镇长李宏主持大会。大柳塔镇人大常委会主任郝建斌、政协主席黄琪胜,神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旭明;国能神东煤炭集团规划发展部、地企协调中心、资源开发中心、生态环境管理中心、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陕西地矿九O八环境地质有限公司负责人;大柳塔镇域内各煤矿负责人出席会议。大柳塔镇全体副科及以上领导干部,镇属各部门、各社区(村)全体干部,驻柳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各村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部分群众代表,神北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等600余人参加大会。

IMG_0089.JPG

    会上,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白正平代表神东及驻柳煤炭生产企业就协同建设西部农业强镇和高效实施先导项目作了讲话。大柳塔镇人大常委会主任郝建斌解读了《关于建设西部农业强镇加快资源大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意见》。大柳塔镇综合与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杜迁围绕农业强镇建设思路和设想作了专题发言;陕西地矿九O八环境地质有限公司生态环境所所长席国强系统介绍了《大柳塔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先导项目整体规划》。

IMG_9867.JPG

    王国卿表示,今年是大柳塔镇高质量转型发展十周年,在十年时间里,大柳塔在城市功能提升、民生福祉增进、产业体系重构、生态治理攻坚等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在高质量转型发展新阶段,全镇上下要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持续发力完成大柳塔镇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市更新“三大历史”使命,全面激发大柳塔镇广大企业和农民真抓实干、主动作为的奋斗热情,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和更加稳健的步伐实现大柳塔高质量转型发展蓝图。

    王国卿强调要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战略眼光看懂农业农村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逻辑,明确发展方向。全面顺应农业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明盘整治”项目的集中连片土地,加快土地碎片化整理,发展现代农业。始终坚持联农、带农、富农的发展目的和根本性原则。全面实施“双亿驱动(双翼驱动)”计划,用20年时间,打造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先进的农业管理模式,建成西部农业强镇。
探索实践“生态修复+乡村振兴”高效发展路径。坚持分区发展,分类施策,科学划分生态修复区、特色农业示范区、镇村融合区。不断完善现代化农业基础条件,加强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示范基地。完善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培育大量“有文化、爱农村、懂农业、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现代农民。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建立完善的“电商+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产销结合。统筹“人、地、钱”三大要素,筑牢乡村振兴战略根基。在“人”这个核心要素方面,着力构建五级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激活村民小组长这一“神经末梢”,打造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主力军,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在“地”这个核心要素方面,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探索推广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户充分分享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收益。在“钱”这个核心要素方面,引导、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入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全力用好煤炭企业提取的生态修复基金。创新实施“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村企共建模式,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会上,丁家渠村党支部书记赵文英、后柳塔村党支部书记井志荣、郝家壕村党支部书记杨红虎分别表态发言。

图片1.png
大柳塔全域土地整治先导项目规划图

    2025年,在神东集团公司全力支持下,大柳塔镇在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争取到神木市唯一的全域土地整治项目。经现场踏勘、多方讨论,最终决定在丁家渠村郝家壕村后柳塔村大柳塔林场片区实施全域土地整治先导项目共15.47万亩。按照“一心”“三廊”“八区”的功能分区。项目主要包括耕地碎片化整合、人工牧草建设、林耕置换,人居环境提升、生态脆弱区修复、沙棘产业种植以及建设用地复垦等。
“一心”:以哈拉沟生态示范基地(煤海塞罕坝中心公园)为核心,打造集科研、科普、生产、示范为一体的矿山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集产、学、研一体化的水土保持技术研究基地,集中展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建设成果模式。
“三廊”:交通廊道、河湖廊道、生态廊道。交通廊道依托郝石路进行景观提升,打造全域交通通廊,生态廊道依托沙棘产业,打造东西生态屏障,形成生态通廊;河湖廊道依托乌兰木伦河打造沿河的水系通廊。
  “八区”:自然生态修复区、绿色矿山景观区、人工牧草种植区、沙棘产业种植区、高效旱作农业区、高效设施农业区、建设用地提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来源:大柳塔发布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