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榆林微信
联系我们
榆林地区生活平台
www.so0912.com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广场
政宣
品牌
玩乐
分类
健康
活动
团购
同乡
分站
美食
|
婚嫁
|
体育
|
家居
榆阳
|
府谷
|
神木
|
绥德
|
米脂
|
佳县
|
吴堡
租房
|
售房
|
求职
|
招聘
|
交友
摄影
|
团购
|
活动
旅游
|
车友
|
宠物
|
亲子
清涧
|
横山
|
靖边
|
定边
|
子洲
|
老乡
|
站务
黄页
|
订餐
|
订房
|
二手
|
能源
微信
|
文学
|
健康
搜索
搜索
热搜:
榆林网
榆林微信
榆林新闻
佳县新闻
榆阳区
榆林交友
榆林吃喝玩乐
榆林亲子
榆林房产
榆林景点
榆林酒店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榆林平台
»
广场
›
榆生活总版
›
陕北热点
›
榆林小曲 一个榆林地区传承的文化
返回列表
查看:
2392
|
回复:
0
榆林小曲 一个榆林地区传承的文化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离线
积分
35330
发表于 2011-5-13 18: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榆林小曲是介于曲艺和民歌之间的艺术形式,流行于陕西榆林一带。据说清代康熙年间由随军塞上的江南艺人传入,至今有300年的历史。2006年,榆林小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经记者走访发现榆林小曲存在无固定经费支持、年龄结构老化、后继无人、无活动场所等问题,面临消亡危机。
最初在手工艺人中流传
最早的榆林小曲在民间并没有什么生存土壤,只在官府衙门中和与官府有密切联系的士绅中间流行。清道光年间,官拜千总的李殿魁带着他身边的一帮丝竹班子,走出衙门,通过参加地方士绅百姓的节日庆典、婚宴酒席等活动,进行小曲的表演。从此,榆林小曲逐步走向了民间。清同治年间,湘军入陕**回民起义获胜后,有数万人留在西北,其中随军乐伎班留在榆林,随之而来的湘南祁阳等地花鼓曲艺也融于榆林小曲中。
清末民初,榆林城里的小手工业非常兴盛,走出官府庭院的榆林小曲,开始在手艺人中间流传开来,学唱小曲一时成风,艺人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十杯酒》、《进兰房》、《小叮嘴》、《供月光》等20余首曲目,榆林小曲逐渐与当地的语言、民间音乐交融结合,既有北方的粗犷和豪放,又有了江南水乡的婉转清丽和柔美甜蜜,从而开创了“南腔北调”的独特艺术,有专家给其定位为“中国唯一遗存的活着的明清俗曲标本”。
新中国成立后,榆林小曲受到了国家的重视,艺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人有了登台演出的机会。1953年,以胡福堂、王子英为代表的榆林小曲艺人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1957年,他们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在此期间,因为榆林小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跨地域的文化现象,受到了许多专家的关注,不仅有陕西的音乐工作者来采风,中央芭蕾舞团还专门派人来学榆林小曲,在这种氛围下,老艺人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除参加演出外,还培养了吴春兴、乔玉秀等30多个传承人。
在文化大**中,榆林小曲因过多渲染古典戏文、男欢女爱、风花雪月而被视为“毒草”,一度沉寂。2006年,榆林小曲老艺人们在榆林市旅游文化艺术节上重新演出,榆林小曲这一艺术形式才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几乎“流离失所”
今年54岁的王青是榆林小曲的代表性传承人,其祖父王永详在榆林城的鼓楼边开的打银首饰作坊就是当年演唱榆林小曲的中心。王青说,自小受到祖父及父亲的熏陶,他慢慢地喜欢上了榆林小曲。2006年,王青成立了拥有30多名会员的榆林小曲研究会。为了使研究会“居有定所”,他向朋友借了一套闲置的四合院,作为小曲爱好者的活动场所,“那时候我们每周都排练,磨合得很快,每个人的技艺都有提高。”王青说。而且,榆林小曲研究会每周末都会在榆林市南门广场为市民义务演出,仅去年一年,研究会的各类演出、传习活动总计达300场次。而且还整理、出版了《榆林小曲专辑》。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榆林市有关文化部门对榆林小曲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定时发放传承人补助,利用重大节庆活动,给艺人们创造演出机会,使他们获得一些收入等。目前,已有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各2名,市级传承人4名。
但是榆林小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王青对记者说:“由于之前从朋友那借来的四合院已经转让,所以至今我们没有一个可供排练、传习以及存放乐器的固定场所。”记者在王青住的家中看到,一个逼仄的小房间里,除了简单的床铺和柜子外,还摆放着被层层垒起来的古筝、琵琶、扬琴等乐器。王青说:“好多都放不下,有的只能存放在距市中心约五六公里的无量寺里。”
“每逢大型演出,来往运送乐器就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想要带徒弟搞培训,连个地方都没有,谁还能来学?”作为榆林市榆阳区政协委员的王青,曾几次提交了“在步行街巷口租赁四合院,作为榆林小曲展演、保护传承、培养新人的场所”的提案,但一直石沉大海。缺少经费也是榆林小曲面临的困难之一。他说:“榆林小曲研究会是一个以退休人员为主的民间团体,每年花费三四万元。若没有固定经费支持,榆林小曲研究会难以为继。”
传承后继无人
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年轻人对榆林小曲的了解越来越少,更谈不上喜欢。据王青介绍,目前榆林市传唱榆林小曲的有3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50岁以上的占到一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为了使小曲能传下去,王青招了四五个尚在中学上学的徒弟,但目前他们只愿意学古筝和扬琴等乐器,对于演唱都不太感兴趣。而且,这些孩子长大后有几个能真正愿意继承这门艺术的很难说。他说,自己的儿子虽然也会演奏古筝,但根本没想过跟着学榆林小曲。
为了改变现状,有的人提到向陕北民歌学习,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榆林小曲,增加其传唱度。对此,王青说,由于榆林小曲形成至今,演唱只在榆林城内进行,从不涉足城外,甚至就是在几里外的郊区都很少有人会唱。所以,对榆林小曲而言,要想达到陕北民歌的传唱度显然还是奢望。
在榆林小曲的发展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榆林小曲应该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但是怎么创新,不少艺人却有不同的看法。罗新民认为,旧曲子里的一些词“不太健康”,在整理、出版《榆林小曲专辑》时应坚持删除或改成新词,但乔文新却觉得这些词不应该被删除,“因为它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反映”。有人说应该在榆林中小学音乐课上推广小曲,也遭到了反对:“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学,别人的孩子就愿意吗?” 王青说,榆林小曲的创新需要进一步思考。因为“如果按传统唱法唱,听众多听不懂;不按传统唱法时,大家又觉得不对味,吸引不了年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商务合作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