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榆林生活愿和你分享晚间的快乐^_^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回复: 0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 春分至,黄河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0 1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17时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欣欣向荣的节气春分是中国古代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节气。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春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19日-22日交节。
春分之美:昼夜均分,阴阳调和
      春分寓意“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此时,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回升,黄河两岸的杨柳青青、草长莺飞,正是春意盎然的好时节。古人以“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形容这一节气的平衡之美,恰如黄河奔涌不息的韵律,蕴含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春分三候:天地同奏春之乐章
玄鸟至
      燕子自南归来,衔泥筑巢,古人视其为“春神”,象征生机与希望。
雷始发声
      春雷初震,唤醒沉睡的大地,雨水渐丰,黄河沿岸的农田迎来播种良机。
始电
      闪电与雷鸣相伴,春雨润泽万物,为农耕注入活力。
春分习俗:传承与创新的交融
      春分不仅是自然的节气,更是文化的载体。
立蛋祈福
      春分这天,很多地方都会有“竖鸡蛋”的游戏。人们会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轻竖立在桌面上,“立蛋”也寓意着人丁兴旺,代代相传。
春菜养生
      陕西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如荠菜、菠菜等,寓意“洗涤肝肠,平安健康”。
风筝寄情
      春分放风筝是黄河沿岸的古老传统,象征放飞烦恼、迎接好运。
黄河文化中的春分印记
陕北剪纸艺术
      在“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展厅中,陕北剪纸作为传统民俗艺术,展示了春分时节的剪纸。“春牛耕田”“燕子衔泥”等意象,象征农事开始与自然复苏。
image.png

黄河船夫曲
      春分作为农耕的重要节点,黄河船夫的号子与劳动场景间接反映了黄河流域人民顺应自然、依水而生的生存智慧,与春分时节农事活动的启动相呼应。
馆藏农具
      春分昼夜均分,气候转暖。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后,个体农户需高效工具应对春耕,铁农具的推广加速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间接强化了春分作为农时节点的文化意义。

image.png

      铁犁的深耕能力适应了春分后土壤解冻、保墒的需求。春分时,农民利用铁犁翻土、松土,配合牛力提升耕作效率,为后续播种奠定基础。铁犁的普及标志着“铁犁牛耕”模式的形成,成为精耕细作农业的开端。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