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下午好!准备好了?要逛街吗?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回复: 0

[陕北热点] 榆林三产发展现状、政策与机遇全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1 21:5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三产发展现状:增速领跑,结构优化



1. 第三产业增速亮眼

2024年前三季度,榆林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较上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和文旅产业成为核心增长极:房地产投资同比激增107.6%,商品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91%;文旅业依托南六县一体化布局,推动农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格局初显成效。



2.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增速由负转正,限额以上企业中新能源汽车、金银珠宝等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显著,反映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3. 农业与工业协同支撑

农业方面,以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为代表的特色种植面积超400万亩,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60%以上;工业领域,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稳中有进,新能源装备制造、氢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



    为了提升榆林三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占比,尤其是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榆林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是具体的措施分析:



提升第一产业占比措施



1. 强化农业品牌建设  

   政府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支持力度,如对首次进驻榆林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且签订3年以上入驻协议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发展本土特色消费,支持经营榆林羊绒、米脂小米、横山羊肉等限额以上企业在外地开设专营店,并提供补贴.



2. 推动农业现代化  

   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和现代化养殖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新建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和市级标准园,配套冷链仓储设施,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和附加值。


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措施



1.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传统工业如兰炭、金属镁等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2. 培育新兴产业  

   氢能产业:加快建设“西部氢能之都”,推动华秦氢能产业园投产,发展氢能重卡和储氢材料生产线。

   低空经济:利用获批全国低空经济试验区的优势,启动货运无人机项目,探索科技与能源融合发展新路径.



促进第三产业占比提升措施



1. 政策激励服务业发展  

   出台《榆林市支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包括首次入统规上企业每户10万元奖励;首次入选中国服务业500强等企业的30万元奖励;投资额超过20亿元的新建物流园区50万元奖励等。这些政策旨在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2. 扩大金融支持力度  

   设立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建立商贸、餐饮等行业白名单,每年新增担保业务规模20亿元,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3.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通过设立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陕西自贸区协同创新区等特殊监管区,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支持。同时,对获批上述区域的运营管理主体给予100万元奖励,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榆林市场.



4. 促进消费市场繁荣  

   提振重点领域消费:对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年度零售额增加显著者给予高额奖励;支持商场超市举办大型促销活动,一次性给予补贴。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支持商业街区提质扩容,对新建或升级改造的企业给予总投资30%的补贴.



5. 加强文旅产业发展  

   虽然目前榆林在文旅品牌影响力方面还有待提升,但政府正在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推动旅游景点建设和宣传推广,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而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二、政策引导:多维发力,激活动能



1. 《南六县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2024—2035)》



- 目标:打造有机旱作高端农产品基地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形成十亿级产业集群。

- 路径:整合六县资源,差异化布局特色种植、飞地式养殖,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强化品牌建设与物流体系。



2. 农业全产业链扶持



- 围绕马铃薯、羊肉等优势产业,建设标准化种养基地,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延伸加工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2024年全市已建成31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



3. 城市空间与产业升级



- 科创新城:定位“能源革命示范谷”,重点发展氢能、碳中和等前沿科技,配套建设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设施,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 特色小镇:榆阳体育小镇入选省级清单,规划建设冰雪世界、水上乐园等项目,推动文体旅融合。



4.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 依托380平方公里工业区、低成本氢能资源及政策倾斜,重点承接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目标十年内形成5000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三、发展机遇:四大赛道,潜力无限



1. 农文旅融合新蓝海



- 机会点:南六县全域旅游、黄土文化研学、特色民宿经济。例如,定边县铁角城村红色文旅项目带动乡村振兴,榆阳区“鱼河模式”以设施农业+采摘体验实现三产联动。



2.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



- 机会点:氢能制备(成本较东部低30%)、光伏风电装备制造、煤电一体化升级。陕西建工风机塔架项目达产后年产值超10亿元,示范效应显著。



3. 消费升级与城市更新



- 机会点:科创新城低密度住宅、东沙片区城中村改造、高端商业综合体(如国贸中心)。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140万,教育、医疗配套全面升级。



4. 品牌化与国际化



- 机会点:榆林马铃薯、横山羊肉等区域公用品牌拓展电商渠道,建设“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同时布局跨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结语:万亿榆林,未来已来



榆林正从“能源依赖”向“多元驱动”转型,政策红利叠加区位优势,为三产发展打开广阔空间。无论是投资兴业还是消费升级,这座“新二线”城市正以“高端局”姿态,迎接属于自己的黄金十年。

IMG_20250310_171947.jpg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榆林生活(Www.so0912.com)  版权所有
官方微信号:1163251385  邮箱:1163251385@qq.com
京ICP备11003759号-2
0912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